#教育听我说#

孩子的学习,要有清晰的规划重点!

先唠个磕,来个扎心提问:

这些年,你参与内卷,给孩子报名了多少学习课程?素质兴趣不计算在内!

两个、三个、四个,我知道最夸张的六个!

中国家长为孩子花钱真是心不惊肉不跳。最近我家的一家英语机构倒闭了,维权中居然好多我熟悉的朋友,一番聊下来,我的天,光一个英语报名就花了多则5.6万,少则5.6千。

管中窥豹,内卷真的很严重!

但是更扎心的提问是:你们孩子报了那么多班,最终效果如何呢?

成绩进步没有?

孩子学习到知识没有?

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没有?

盲目报班的背后是缺乏清晰的学习规划。眉毛胡子一把抓,哪里不好补哪里的错误抉择!浪费精力、财力,更是宝贵的学习时间。

今天这条规划建议,是我和我身边教师同行还有多年鸡娃同行的交流经验总结。这是一条价值百万的建议,哈哈哈哈。

你听进去了,认真去反思总结,按照自家情况去执行规划了,孩子一定会越学越轻,你也会越来越省心。

一二年级重点培养学习习惯!

都知道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期,但你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吗?

那学习习惯具体指哪些?我认为是以下方面的习惯,至关重要!

1.朗读的习惯语文英语都要多朗读,积累语感,所以一定要在一二年级培养好朗读习惯。

2.预习的习惯。语文数学英语都要学会预习方法。

3.认真书写的习惯。书写一二年级最好抓,过了黄金期,很难抓好。

4.阅读的习惯。培养自主阅读能力,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
5.独立思考作业的习惯。独立思考太重要了!会思考是学霸的特点。

6.时间管理的习惯。一二年级要有意识培养时间意识,拖拉磨蹭一定要纠正!

关于习惯的具体要点和习惯培养的具体方法,可以关注以后的文章,也可以私信我来交流。

我研究学习习惯很多年,总结来说就是:习惯就是细节!习惯就是坚持!

所以一二年级抓习惯比抓成绩更加重要。

别早早地给你孩子报什么语文数学提升班,浪费时间奔波学习,踏实在家搞好习惯比什么都重要!

三四年级重点训练阅读能力!

阅读能力,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能力!阅读能力的高低,不仅关乎语文成绩,也关乎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的学习成绩。

语文中的理解能力,要作用到我们的其他学科的审题能力。

不具备阅读能力的孩子,读题都读不懂!

阅读能力我们也说了很多了,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,注定走不长远。

三四年级是训练阅读能力的黄金期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
因为经过一二年级的识字积累、阅读习惯培养,孩子的自主阅读在三四年级已经成熟,孩子在这一阶段,都非常爱看书!对书籍的渴望是很充分的。

他会愿意去阅读!他会主动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!高中的学习方法

这就相当于阅读敏感期!这个黄金期,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阅读。把孩子的阅读能力在这个阶段培养起来。

这个阶段,没有什么比阅读更重要!

这个阶段,家长的陪伴阅读最重要!

如果这个阅读黄金期,你把孩子的阅读时间浪费了,五六年级开始,孩子的语文成绩会表现出来跟不上了,阅读理解做不对,作文写不出来!

培养阅读能力做好三点:

1.大量泛读阅读。家里什么书都要买,引导孩子广泛涉猎!尤其历史阅读,重中之重!

历史阅读多的孩子,初中历史地理副科都不是问题。

以后也会给大家讲讲历史阅读的启蒙和阅读规划。

2.学会精读。每个月最少一本书的精读,让孩子学习批注阅读、读后感阅读、摘抄阅读等精读方法。

3.保证阅读时间,每周不少于6小时。周一至周五没时间保证半小时,周六周日拿出一个半天专门读书。

我家是每周必去图书馆、书店报到!让孩子投入阅读、沉醉阅读。

五六年级重点培养数学思维

孩子十岁以前,以形象思维为主,学语文、英语会更加擅长,所以1-4年级重点精力是培养文科学习,把时间花在积累上。而到五六年级,十岁之后,孩子开始进入新的思维形式,逻辑思维在这个阶段高速发展。

五六年级,学习的侧重点就应该在数学了。

从五年级开始,一直到整个初高中的结束,数学都是最拉分的科目。这个阶段,一定要投入大量的精力,把数学思维给培养起来,教会孩子数学的学习方法。

数学好的可以自己上阵自鸡,像我这种数学渣,毫不犹豫交给了专业老师。

数学思维培养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参考各种大咖讲座,学习方法。

每个年级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重点。抓好以上的大方向,做好细节执行,孩子各科平衡发展,总成绩才能够上一个大台阶。

学习要按照孩子成长学习的规律,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规划,去培养孩子,孩子的学习之路,是越走越轻松的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学习乐园

好了,这条价值百万的建议希望你们收藏好,想知道更具体更详细的年级规划,也可以给我私信留言。

—————

我是彼恩妈妈,一名超过10年教学的语文老师,儿童阅读指导师,养育五年级男孩一枚,语文稳居班级第一!持理性态度鸡娃,重点分享小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经验,强烈求关注,抱团鸡娃,学习路一起走不迷茫。[来看我][来看我][来看我]